各地鄉村為防冠狀病毒疫情的各種封路方式
最近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一天比一天形式逼人。城市最先動員起來,長途交通停運,禁止湖北籍旅客進入或需隔離14天,城市各處消毒,出門戴口罩等。鄉村雖然反應稍為遲緩,但也開始行動,鄉村往往是防控最薄弱的地方,醫療條件和防控意識是鄉村的弱項,他們能采取的措施手段有限,封村封路就是最直接的方式,目前可能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于是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封路方式。
一、直接一刀切,不允許外村人員和車輛進入,沒有商量的余地,村民也不允許外出,路是這樣封的。
這種封路方式雖說極端了點,也是一種對疫情過度恐懼做出的行動,這種方式對萬一的緊急情況或救援不利。
二、拉橫幅提示外部車輛和人員不得進入,村民自發或有組織在路口值守,嚴禁非本村人員進入。
這種方式相對溫和,特殊情況下社會車輛仍然可以進入,對村民熟悉的人和車,有安全保障前提,仍可實行特殊處理放行。
三、拉橫幅或擺上提示牌,提示外部人員不得進入村中,無村民把守或只是象征性提示,有需求的車輛和人員仍可進出。
這種形式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也會對大家對疫情防控起到提示效果,但實際實施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鄉村與鄉村的區別也很大。有些靠近城市的鄉村本身就聚集了大量的外來人口,禁車禁人都不太可能。有些鄉村有交通主干道,分支又很多,沒辦法做到全段位封路封村。有些偏遠的鄉村人口本來就少,留守的都是老弱幼小,也就沒有人去做這些事。
所有的手段和措施都是為了防控疫情漫延,宣傳到位,人人做好自身防護,不竄門,不聚會,鄉村也要做好消毒工作,等待疫情過去,我們才會恢復正常的美好生活。
--END--
提示:若該內容侵犯您的原創權益,請點此通知作者
登錄分享讀后感、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