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本周一工信部表示即將發放 5G 商用牌照的消息,6 月 6 日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正式發放 5G 商用牌照,意味著 5G 即將在中國進入商用階段。
(圖自央視新聞)
一直盼望著的 5G 竟來得如此迅速,獲得了商用牌照的各家運營商可以向消費者們推出 5G 網絡服務,我們也能因此享受到5G相關的便利。
不過在使用5G網絡之前,你一定還有不少疑問還未解開吧?小雷(微信:leitech)在此整理了一些相關信息,希望有所幫助。
什么是5G?
5G 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如果要問 5G 有什么好處,能給包含手機在內的設備帶來更快的網速、更低的延遲和更多的設備承載。
根據 5G 標準中設定的理論設定,5G 網絡在速度上可以和千兆寬帶不相上下,這是過去移動網絡從未達到的境界。
5G能做什么?
首先是帶寬提高帶來的變化,達到千兆寬帶的表現換個角度來講就是可以拋掉寬帶,5G 讓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等設備真正地進入無線上網時代。
還有延遲降低,游戲更順暢不用多說,基于流媒體的云電腦使用很可能隨著 5G 落地,單純依靠網絡就讓設備算力大幅提升,需要使用電腦卻只有手機的時候說不定能幫上大忙。遠程醫療、人力不方便到達現場的遠程工作,低延遲配合高帶寬的高清畫面,能夠解決過去棘手的不少問題。
還有高容積帶來的設備承載數量提升,物聯網或許可以借此機會改頭換面:小到家中使用,獨立于家庭 Wi-Fi 可以避免網絡不穩定的尷尬;大到城市使用,布線可以大幅簡化有電力和 5G 網絡就可以運行,自動駕駛、安防監控都能夠因此受益。
不過這些應用都離實際使用還有時日,就目前來看最讓我們興奮也離我們最近的,還是手機上網體驗可以因 5G 而大幅提升。
會有哪些5G手機可選?
根據運營商和手機廠商公開的消息,我們現在能看到的 5G 手機大都是現有機型的 5G 版本:
華為的Mate 20X 5G、Mate X,兩款手機都采用海思麒麟 980 處理器+巴龍 5000 基帶組合。Mate 20X 5G 外形與原版幾乎一致,目前已經在各運營商的測試環節中出現,相信上市時有著不錯的表現;Mate X 由于折疊屏產能和高售價,作為新技術標桿的象征性意義更大。
高通處理器陣營的廠商帶來了 OPPO Reno 5G、vivo NEX 5G、小米MIX3 5G、Axon 10 Pro 5G、聯想Z6 Pro 5G 以及一加7 Pro 5G,這些手機基本采用驍龍855 處理器+X50 基帶的組合,目前也先后出現在運營商的測試環節中,有望作為各家廠商的首批 5G 手機上市。
由于研發周期以及技術換代等因素,這類節約了研發時間的 5G 手機將會是第一批上市的機型,至于那些有著全新機身設計,以及使用高通新款 5G 基帶 X55 的手機,我們最快也得等到幾個月后才能見面。
屆時會推出的 5G 手機可能有華為Mate 30、小米MIX4、Galaxy Note 10 以及 OPPO、vivo、realme 等廠商的新款機型,在 5G 網絡性能上有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至于一直沒有出現的 iPhone?由于英特爾 5G 基帶難產以及蘋果與高通在近期才完成和解,我們在今年見到支持 5G 的 iPhone 可能性并不高,最快也得等到明年才能用上 5G 版 iPhone。
5G手機價格多少?
此前曾有消息曝光,在運營商網絡測試集體采購中 5G 手機均價達到了近萬元,中國聯通的“5G 先鋒計劃”中也達到了上萬元的價格,不禁讓人擔心 5G 手機真的就這么高不可攀。這都是正式商用前的非正式定價,5G 網絡大規模使用之后會回歸到正常的價格線上。
歐洲、韓國、美國等國家地區已經提前開始了 5G 網絡商用,我們可以先做個參考:小米MIX 3 5G 版售價 599 歐元(約合人民幣 4648 元),OPPO Reno 5G 版售價 899 歐元(約合人民幣 6977 元),Galaxy S10 5G 版在韓國售價約合人民幣 8000 元。
由于種種因素,即使是性價比作為殺手锏的小米在推出 5G 版手機時也會較原版更貴,更不用說其他手機廠商,也曾有相關人士表示首批 5G 手機手機會在 8000 元左右。
好在并非全是壞消息,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高管曾表示,5G 手機的價格有望隨著機型的增加和技術的成熟,在今年年底前降到 3000 元~5000 元檔位。這個價位段與現在的高端機型接近,更加合適的嘗鮮 5G 時機也會隨之到來。
什么時候能買到5G手機?
如今 5G 牌照已經發放,商用的道路已經一路暢通,未來幾個月內我們就可以買到 5G 手機并通過 5G 訪問網絡。
此前三大運營商展開了網絡測試工作,也有多家廠商的手機參與其中,其中就包含了上面提到的數款 5G 手機。未來我們可以購買到的第一批 5G 手機,就會以這些機型為主。
vivo 已經表示:旗下首款 5G 手機已做好送測入網測試準備,待測試完成后將會正式投入市場銷售。換句話說就是 5G 手機已經做好了準備,只要完成了相應的入網測試,那么就能和想要第一時間嘗鮮 5G 的消費者見面。
5G會產生更多的流量和資費嗎?
我們可以預見人均使用流量的增加,畢竟 5G 網絡特性會讓我們訪問網絡的過程中感覺到更低的延遲或是網速影響,手機上網成為一件更加稀松平常的事情。
這不等于上網費用會隨著流量增加而暴增,回想一下我們從 3G 和 4G 時代走過來的歷程,每個階段我們消耗的流量都增加了不少,從曾經的每月數十MB 到現在的動輒數 GB。
但我們的人均資費卻沒有大幅上漲,這是因為通信技術進步同時帶來了成本降低,為保持競爭力各家運營商在不斷調整資費水平。而且政府也在推進提速降費工作,所以手機上網流量增加費用沒有增加太多。
此前運營商高管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5G 初期的資費標準會和當前的 4G 網絡接近,之后逐漸降低。這也側面證明,在國內 5G 網絡不會帶來明顯的資費負擔。
5G網絡信號怎么樣?
過去的一年間,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先后在國內展開了 5G 網絡測試并搭建了相應的通信基站,等到正式商用時已經搭建基站的核心區域會是最先接收到 5G 信號的地方。
不過最初的一段時間內,5G 信號在大中城市可能更容易接收到,三家運營商表示會在今年建設近十萬個 5G 基站。相比目前國內擁有的數百萬 4G 基站數量而言還有不小距離,也意味著 5G 信號覆蓋的區域還會十分有限。
中國移動表示將在 40 個城市實現 5G 覆蓋,其中北京的長安街、東二環、西二環、CBD、部分地鐵等區域會實現信號覆蓋。想要在其他地區也能接收到 5G 信號,得繼續等待運營商加大建設投入逐步完成網絡升級,此前國內升級 4G 時耗費了近三年的時間。
廣電獲得5G牌照,意味著什么?
可能會有人在看到廣電成為第四家獲得 5G 牌照的時候,認為國內移動通信網絡會進入四家公司競爭的場面,但實際上并非如此。
全稱為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的中國廣電代表著全國有線電視行業和廣電行業,也就是說中國廣電會在電視信號的傳輸過程中應用 5G,而非讓移動通信成為新的主營業務。中國廣電高管曾慶軍受訪時也表示,將會帶來超高清電視和基于物聯網的廣電服務。
5G 的高帶寬特性,讓高清節目信號的傳輸簡化了不少,春節期間的轉播等測試也證明了 5G 在廣電領域應用的前景。目前我們使用 2K、4K 等高清顯示設備的一大尷尬便是缺乏相應的高清節目內容,現有的存儲和傳輸技術都難以滿足超高分辨率下的內容,5G 的到來或許能夠改變現狀。
至于在互聯網興起過程中受到較大沖擊的廣電行業,是否可以憑借 5G 走出一條嶄新的道路,尚待時間和結果來為其證明。不過對于我們普通用戶而言,未來電視機或許可以拋棄電視線,直接 5G 上網就能接收節目內容。
5G CPE是什么?
在運營商給出的終端設備列表中,除了小雷(微信:leitech)一直期待的 5G 手機,還出現了此前少有聽聞的 5G CPE,這是干嘛用的?
5G CPE 分為戶外和家用,戶外型號一般都作為 5G 信號放大設備存在,讓沒信號的時候更少一點。家用型號則能把 5G 信號轉發成 Wi-Fi 信號,讓家中的 4G 手機和其他設備也能用上 5G 網絡,就像 MiFi 一樣。
HTC 的 5G CPE 還加入了一塊屏幕,能夠作為可視化的家庭網絡管理設備,也能連接電視變成 5G 機頂盒。在這個 4G 走向 5G 的世代交替時刻,5G CPE 成了一個快速使用 5G 又不必換掉手機的選擇。
現在值得購買5G手機嗎?
小雷(微信:leitech)的意見是,如果你希望購買的首批 5G 手機能使用 3 年以上時間,可以再觀望一段時間等待下一代產品誕生。5G 網絡是中國參與的全世界共同制定規格,此前還沒有任何國家地區進行過長時間的使用,積攢的經驗和改進更無從談起。
想要成為首批使用 5G 的用戶,必然要接受 5G 可能存在的諸如不穩定、信號范圍小等等潛在情況,對于想要穩定使用手機的人來說并不友好。而且 5G 手機在設計上也做了取舍,例如多款 5G 版手機在一些因素下從原版的雙 SIM 卡改為了僅 5G 單卡,與國內用戶的使用習慣存在差異。
要是你只想嘗鮮體驗 5G,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那么完全可以做好購買 5G 手機的準備。沒有什么比盡早體驗到新技術對生活的改進更讓人快樂,盡管首批 5G 手機可能會更加昂貴。
--END--
提示:若該內容侵犯您的原創權益,請點此通知作者
登錄分享讀后感、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