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放假,終于有時間回趟老家,4號下午,老公帶我到砂河拜訪老同學—康復醫院院長姚學峰。一壺紅茶,幾個人聊聊生活,聊聊人生,回憶回憶初高中的美好時光,時間一不留神到了下午5點鐘,一時興起,我們和段永紅,桂香,小園園一起,,也逛逛傳說中的大智鏡圓新景區。
大智鏡圓文化旅游區”位于繁峙縣砂河鎮北的山上,規劃面積約1587畝,依托五臺山大品牌優勢,打造以文殊智慧文化為核心的“世界級文化旅游圣地”。 文化旅游區涵蓋旅游觀光、休閑度假、會議接待、傳統文化交流等多種功能。“大智鏡圓”采用九宮格形式布局,形成了三縱三橫的不同軸線。根據功能差異、空間密集和內在聯系,分別設置了不同功能的旅游產品,通過寶葫蘆形的環形道路系統將其連接。“大智鏡圓”建筑風格突出中國佛教建筑特色,運用多樣環境藝術手法,創造出一個立 意高蹈、環境優美、人天合一、山水同樂、輕松活潑、動靜結合的大美境界。
從康復醫院出來,我們一路向北,原來的砂河舊鎮蕩然無存,轉彎向東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廣場。我不知道其中的文化背景,和老公和同學漫步在這樣的廣場,邊走邊聊,煞是愜意。桂香是個愛學習的人,還從手機翻看著公眾號平型關雜志里齊大春的一篇文章,對應著文章里的建筑。
一直向北走,望著前面的臺階,我決定往上爬,第一段感覺還行。第二段勉強爬完,就喘的上氣不接下氣。坐在亭閣里休息,本打算不再往上爬。好友桂香陪我坐在旁邊,讓我想起了兩年前到靈丘爬蝙蝠洞,紅梅為了陪我,也沒爬山,在山下陪伴的我。同時我也想起了兒子剛上初中時一起爬長城,狂風暴雨,我爬到半截準備放棄的時候,兒子和兩位年輕的同事鼓勵我,不到長城非好漢,當時還很年輕,一股作氣爬上了長城,站在電閃雷鳴的山頂上,堅持,挑戰,不一樣的景色,至今歷歷在目。同時我又想到了14年8月份和大學同學爬泰山,那場你追我趕的攀爬仿佛就在昨天。
看著站在臺階上的老公,看著小園園一眨眼的功夫已經又爬上了一段臺階,我心中突然有一種想法,挑戰自己,爭取爬上最高峰。一路爬一路歇,桂香一直陪伴著我,并為我留下了一張有意義的照片。我及時調整呼吸,控制速度,對于我一個肺功能有問題的人來說,堅持爬上了山頂,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里程碑。
回頭望山下,整個砂河鎮盡收眼底,熟悉的五臺山火車站,同學的康復醫院,我們上學的砂河中學……
下山的時候天已經黑了,臺階上的燈都亮了起來,夜間的大智鏡圓更有魅力,用一組照片做為結尾吧,相信完工后的砂河鎮會更加漂亮,期待著……
--END--
提示:若該內容侵犯您的原創權益,請點此通知作者
登錄分享讀后感、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