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作:大黃蜂團隊
大黃蜂微信:qingganmima119
其實,人生不難,難在超越自己。
人生也很難,因為丟棄東西容易,但對自己斷舍離很難。
希望這篇文章,是一個契機,讓讀的人相信:我可以活的不一樣。
1
女人和男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有人說是思維模式的差別,有人說是生理上的差別,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
但關于人生選擇,我覺得最大的不同是:
男人的人生,幾乎沒有太多的階段性區別。過了青春期之后,他們只有目標上的不同,沒有本質上的選擇差異。
他們不需要考慮自己是回歸家庭,還是為事業拼搏。他們不需要考慮生育年齡,不需要考慮容貌衰老,不需要考慮生育對事業的影響,他們的人生選項,要簡單得多。
比如,我的一個朋友曾經跟我說,他對人生的規劃是:27歲買房買車,30歲結婚生子,35歲要第二個孩子。
我當時無比詫異:人生真的可以這樣計劃嗎?難道不會有什么突發事件嗎?難道你想結婚的時候,就能找到人結婚,想有孩子就能有孩子?但我發現,后來他真的基本上都實現了。
阻礙男人實現計劃的最大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身體跟不上。除此之外,只要他們努力上進,天資不差,肯吃苦,有個好的學歷背景,性格不怪,對女人要求不高,基本上都能實現目標,甚至超額完成。
所以,女人在相親的時候,聽到男人說,我想在今年結婚,明年要孩子,千萬不要覺得遇到了奇葩,覺得對方太現實,或者是故意刁難你。
他們確實很可能就是習慣了“設立目標—實現目標”這樣一個人生模式。
而且,這些你覺得奇葩的男人,可能真的很快就能結婚生小孩。于是,你就成了那個被父母指責的人——都是你太挑剔,當年和你相親的誰誰誰,孩子都會打醬油了。
然而女人的人生,過了青春期之后,選項突然就會變得復雜起來。
要不要結婚,跟誰結婚,在什么年齡結婚,結婚后什么時候要孩子,有了孩子之后要不要生二胎……
一波又一波,每個選擇做出之后,都沒有回頭路。選錯了,就要重新規劃目標,幾乎是從頭來過,或者已經完全失去了機會。

2
這也是為什么女人遠比男人更懼怕30歲臨近,更害怕衰老的原因——女人沒辦法學習男人的人生規劃模式。
男人可以計劃自己在一個行業中奮斗三年,可以給自己五年的時間去做一個創業項目。女人可以嗎?也可以,但那就意味著,在這期間,她的婚姻和感情恐怕很難有好結果。
所以,女人在人生選擇上,比男人更猶豫不決,更難以決斷,因為她們選擇的成本要高得多。
男人婚姻失敗,很可能事業依然步步高升;而女人嫁錯一個人,很可能賠進去十年人生。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女人比男人更上進、更好學、更努力的原因,不管她是在哪方面努力。
因為女人對人生有更強的危機感,所以更需要學習選擇的智慧。
這也是為什么女人要在感情選擇上更謹慎、更猶豫、更難做決定的原因——女人的試錯成本,要高于男性。

3
而且生活對于女人來說,真的是越往后越難。
30歲之后,我開始對我自己的人生,只做一到三年的規劃。
我不再強迫自己考慮十年以后的事情。尤其是當了媽媽之后,如果我想尋求事業、夫妻關系、親子關系這三件事的平衡,簡直是千頭萬緒,感覺每天有一百件事要考慮。
這時就需要更多的學習和智慧,但這個智慧,與男人不同,女人不能做加法,而是要做減法。
因為我們沒有那么多時間可浪費,所以事業上要更專注。
而且感情上也沒有那么多選擇余地,所以只能選最緊要的。

4
本質上來說,在我看來,女人的人生選擇,通常無非是兩條路,要么選省心,要么選省力。
何解呢?
選一個更愛你的人,他愿意為你做得更多,你可以不付出那么多,你省力,但因為沒有那么喜歡,整日相對,連生活都很將就。這樣的生活,省力不省心,心累。
選一個你更愛的人,為他做什么都開心,長久下來,把對方慣出一身毛病。這樣的選擇,起初覺得心甘情愿,但最后身心俱疲。
大部分女人,都會在這個圈圈里打轉,永遠覺得不滿意,卻又找不到出路。
很多人看到了太多這樣的案例,焦慮地問:我該怎么辦?
我的回答只有一個:找一個能自己照顧自己的男人戀愛,而你也要成為那個可以照顧好自己的人。
這樣的選擇,最簡單。
你去質疑,為什么男人可以不用生孩子、喂奶、做家務、帶孩子?這些統統沒有意義。
女人應該跟男人學,他們天生就是減法思路,對他人不存在太多的期望,對感情的要求也很簡單——別煩我,沒那么多事,直接提要求。能做到這三點的,就是好的戀愛對象。
而女人天生被灌輸的一種思維模式是——要心有靈犀,要佳偶天成,要每天玩你猜你猜你猜猜猜的游戲,還必須要猜對,這樣的人才是靈魂伴侶。
女人的眼光總是會盯住過程中每一個小細節,而完全忽略了自己的目標是什么。這也是為什么,女人會因為男人的一句話沒說對,而懷疑愛情,懷疑人生,甚至懷疑自己不該存在于這個世界上。
這世上沒有完美的選擇,只有簡單的選擇。
紅色你也想要,粉色你也喜歡,最簡單的選擇是,多賺一點錢,兩個都買。
愛情你也想要,面包你也想要,最簡單的選擇是,選擇那個跟他談戀愛,也不耽誤你賺面包的人。
同樣的,這世上沒有完美的關系,只有簡單的關系。

5
我希望依賴你,你也希望有人靠,太累了,太復雜了。我管好我自己,你管好你自己,簡單多了。
你父母希望你這樣活,我父母希望我那樣做,太累了,太復雜了。你管好你爹媽,我管好我爹媽,父母共同撫養,簡單多了。
所有物品,都是一樣。越復雜的設計,壞得越快;越簡單的物品,越經久耐用。
活著也是一樣,你想讓所有人滿意,做到100分,但結果很可能是,所有人都不滿意。
你做你該做的事,把底線擺出來——我只能做到50分,你們愛要不要。然后,如果你能做到60分,他們會覺得很滿意,覺得自己賺到了。
所以,活到現在,我越來越看重一項本事:抓大放小。每年三個大目標,能完成,就很好了。其余就算有50件小事沒完成,沒關系,以后再努力。
家里不干凈,沒關系;老人太固執,沒關系;孩子總會哭哭鬧鬧,沒關系。只要全體成員健康平安,其余都是小事。重要的是,沒有人覺得活得很不開心,這才是天大的事。
最簡單的活法,最開心。
更神奇的是,當你不試圖去做那個最完美的選擇,你反倒會發現,所有的事,都變得容易了,而所有的人,都不再跟你較勁了。
這道理很簡單。就像小時候,當你的父母跟你說,80分就好,你反倒覺得,很輕松就能做到,還可以考得更好一點。
但不聰明的父母問孩子:這次只考了80分,你為什么沒有像別人那樣考到100分?下一次,他就可能連80分都考不到了。
--END--
提示:若該內容侵犯您的原創權益,請點此通知作者
登錄分享讀后感、意見、建議